七兵堂駐天橋區政府安保項目
點擊次數:69 發布日期:2021-04-15
平均年齡27歲,平均身高1.85米,團隊骨干中,大多數是退役軍人——七兵堂駐天橋區政府安保項目27名隊員,無論顏值,還是素質,在七兵堂各大隊項目中都是能數得著的。
2021年春節前夕,濟南市天橋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相關領導走訪七兵堂,提起區政府項目的隊員們,一個勁的說“挺養眼”。
這支“挺養眼”的團隊戰績不俗——2018年度獲得金牌安保團隊,在客戶單位及公司的指導下更是被公安部門評為四星級安保單位、協助保衛科榮立集團三等功……這些閃光的榮譽給公司贏得了聲譽,也給他們自己立下了一個標準:向上,讓自己變得更優秀,決不能掉鏈子,更不能給團隊抹黑。
要打鐵,先把自己煉成一塊好鋼
這是一只朝氣蓬勃的團隊,它的“帶隊人”也是個年輕人。郭鵬,30出頭,七兵堂九大隊副大隊長,天橋區政府安保項目主管。2011年參軍入伍,2018年加入七兵堂,中共黨員。進入公司3年間,干過運營,做過行政,更多的時間是在項目一線摔打,逐漸成長為一名能夠在項目一線沖鋒陷陣的猛將。讓他接手天橋區政府安保項目的主管,也是公司給他“加擔子”。
帶這樣的一支團隊并不容易。大家都是年輕人,有想法,也有不服輸的勁頭。要想管理好,首先自身素質要過硬。在訓練場上,郭鵬展現出標準的軍人素質,挺拔的軍姿,良好的體能,擒拿格斗,一招一式體現著“真功夫”。
這樣的“身手”讓年輕的隊員們服氣。更讓隊員們折服的,是他的行動——利奇馬臺風來襲,他加入退役軍人突擊隊,奔赴災區搶險救災;新冠疫情爆發,他是七兵堂黨員骨干突擊隊的一員,為抗擊疫情沖鋒陷陣;2019年,天橋區某居民樓電動車起火,他與其他3名七兵堂隊員舍身救火,保住了居民的財產和生命安全,受到被救居民的贊譽,被評為區級“見義勇為先進分子”、市級“見義勇為先進集體”……
守好崗,把七兵堂的招牌擦亮
在平時的工作中,郭鵬帶領隊員們 ,針對政府部門的安保特點,嚴密制定工作制度,嚴格細化工作流程,高標準履行工作職責。政府部門,來往的領導多,前來辦事的人員多,隊員們的一言一行,人家都看在眼里,對外展現的是七兵堂的形象,樹立的是七兵堂的品牌。郭鵬深知,這個“窗口”一定要擦得“锃亮”。
翻開天橋區政府安保項目的工作流程,可以大致窺探到他們日常工作的點點滴滴——早中晚三個班,24小時無縫銜接。早6點45集合,開始一天的工作。工作內容需要把住三道關。
安全關——嚴格落實人員登記制度。對于進入的車輛、人員,仔細查看證件,核實信息,做到訪客先聯系,入門必登記。為客戶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;
巡查關——門崗、巡邏崗各司其職,上午巡邏崗不少于2次巡樓,下午巡邏崗全員巡樓,晚上巡邏崗定時巡樓。發現安全隱患后,及時與相關部室聯系,將隱患消滅在萌芽中;
秩序關——上下班高峰期容易造成院區秩序混亂,門口積壓車輛影響交通。隊員們需在高峰前半小時上崗,按照分工在院區內和門口疏導車輛,指揮交通。疫情爆發期間更是考驗隊員的現場指揮能力。既要按照防控要求嚴格測量體溫,又要保證出行效率。隊員們用警戒線分成6個車道,以增加上崗人數,加大勞動強度保障人員車輛的安全快速出入。
勤練兵,讓年輕人快速成長
場上的戰斗力來自于平日的“磨刀功”。每周一到周五,區政府項目的隊員們天天有訓練——周一崗位職責培訓、周二到周四安保技能培訓(消防、防爆、應急等)、周五隊列訓練。除此之外,每天還安排崗前一刻鐘進行簡短的技能培訓和講評。高頻次、高質量的崗位培訓,讓年輕的隊員們安保技能日益精進,綜合素質快速提升。
天橋區政府安保項目自2018年1月正式入駐,已經整整3年。按照規定,3年期滿,客戶需重新招標,七兵堂2021年再次中標,將繼續承擔該項目的安保任務。
今年是建黨100周年,七兵堂也將迎來成立10周年紀念。說起這些,郭鵬表達得很實在:作為一個普通的安保隊員,做不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,也說不出什么豪言壯語。立足自己的本職,站好崗,守好責,讓客戶安安靜靜的工作,平平安安的下班,也算是為公司的發展做貢獻,為胸前的黨徽添一份光彩吧。